
居民“主心骨” 社區“當家人”
——記全省“千名好支書”、廊坊市廣陽區逸錦家苑社區黨支部書記劉軍霞
讓居民隨時能夠找到黨支部
走進廊坊市逸錦家苑社區的錦繡花苑小區志愿者廣場,在廣場中間位置的公示牌上,社區黨支部所有成員的微信二維碼一目了然,其中黨支部書記劉軍霞排在第一位。拿出手機輕輕一掃,就能和劉軍霞成為微信好友。
“要想為居民搞好服務,必須讓居民隨時能夠找到黨支部。”劉軍霞告訴記者,她一直在做的一項工作就是公開黨支部的聯系方式,確保居民有問題第一時間響應。
一次,逸樹家小區的居民向劉軍霞反映,一遇到刮風下雨,在小區露天廣場上舉行的文藝演出活動就大受影響,希望社區黨支部能協調一處室內活動場所。
這事可不那么容易。劉軍霞多次前往小區物業公司,拉著對方一道想辦法,最后從小區地下停車場劃出了一塊空地,解決了這個難題。
在逸樹家小區的一塊空地上,有一張乒乓球臺,小區里的乒乓球愛好者經常在此練球。但是因為球臺附近沒有燈光,晚上打球的人感到很不方便。有人把此事通過微信反映給了劉軍霞。劉軍霞先是趕到現場查看,隨后到小區物業公司進行協調。沒兩天,球臺上方就安上了兩盞燈。
“無論是打電話還是發微信,有事兒找劉書記,她總是第一時間回應,這讓我們心里暖暖的。”已經60多歲的社區居民李順義說。
干好社區工作要講究方式方法
“居民的電車擺放不太規范,應該加強管理”“小區里的水系時間長了容易變質,應該定期清理”……近日,在逸錦家苑社區“公開日”活動上,物業工作人員將居民代表提出的問題一一記錄。
在落實上級提出的“五位一體”管理機制中,劉軍霞在逸錦家苑社區創造性地建立了“日巡查”“現場辦公日”“公開日”工作制度。
“社區工作很繁雜,許多事情生搬硬套是不行的,只有講究方式方法,才能從容應對。”劉軍霞說。
小區物業公司是服務社區居民的一支重要力量。劉軍霞剛一上任就找到逸樹家小區和錦繡花苑小區的物業公司,主動表達共同服務居民的愿望,得到了對方的理解和支持。
慰問困難戶、為空巢老人打掃衛生、開展各種文化活動……十余年來,逸錦家苑社區黨支部組織的所有活動,都有小區物業公司參與。
在長期合作中,劉軍霞同小區物業公司建立起了良好的關系。這樣,如果社區居民和物業公司發生了矛盾,她可以利用這種關系從中協調。
一次,一位沒有停車位的居民堅持要將車開進錦繡花苑小區,遭到了小區物業公司的拒絕,雙方在小區門口僵持起來。聽說這件事后,劉軍霞很快趕來,經過一番了解,原來這位居民的家人身有重病、行動不便,確實需將車開入小區。于是,劉軍霞同物業公司協商,為這位居民在小區里找了一個臨時停車位,圓滿解決了此事。
通過文化建設傳遞正能量
走在錦繡花苑小區,一幅幅色彩繽紛、內容豐富、形象生動的志愿者公益廣告點綴其中,與“志愿者記憶走廊”“志愿者簽名墻”等遙相呼應,充分展現出濃厚的志愿者文化氛圍。
“我們通過在錦繡花苑小區打造‘志愿者文化’,在逸樹家小區打造‘家文化’,在社區里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,以此向居民傳遞正能量,增強社區凝聚力和向心力。”劉軍霞介紹。
逸樹家小區整體規劃顯得格外別致:“家文化”休閑廣場的紅燈籠彰顯出“家”的溫馨;德孝文化長廊和孝心亭滲透著傳統“家文化”的精髓;一張張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”宣傳畫凈化著觀者的心靈……
“現在小區里環境越變越好,鄰里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和諧,這里面凝結著劉書記的心血!”77歲的居民馮智說,生活在逸樹家越來越有“家”的感覺。(河北日報 記者 孟憲峰)
? |
|
|
|